圖為SOHU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欣
玖龍紙業(yè)董事長張茵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配合母親節(jié),公布全球富媽排行榜,共有70位母親擁有逾10億美元身價,其中7人是白手起家。中國有兩位母親上榜,分別是北京最大房地產開發(fā)商“SOHO中國”的執(zhí)行長張欣、玖龍紙業(yè)董事長張茵。
《福布斯》指出,億萬富媽絕大多數(shù)財富是繼承丈夫或家族遺產,相形之下,億萬富爸中,白手打天下的則多達555位。
現(xiàn)年54歲的eBay前執(zhí)行長惠特曼可謂靠自己累積財富的楷模。惠特曼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卻能兼顧家庭與事業(yè),曾被《哈佛商業(yè)評論》評選為全美十大執(zhí)行長,去年離開eBay后,現(xiàn)正爭取共和黨加州州長候選人提名。
美國零售業(yè)巨擘沃爾瑪創(chuàng)辦人華頓之子約翰的遺孀克莉絲蒂以225億美元資產,高居億萬富媽榜首。
名列第二的是法國化妝品龍頭萊雅創(chuàng)辦人的女兒貝登古,資產200億美元。第三名是瑞士包裝公司利樂拉伐集團創(chuàng)辦人的遺孀勞辛,資產130億美元。
其它憑自己雙手成為億萬富婆的還有梅拉,她與前夫共創(chuàng)西班牙平價服飾Zara;美國服飾Gap的費雪,及意大利班尼頓服飾的班尼頓。
奇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也是自力進入億萬富婆俱樂部的會員。另外還有靠建筑業(yè)致富的俄羅斯芭杜莉娜、中國的張欣與張茵。
亞洲最富有母親則是金德爾,她系印度鋼鐵與電力集團“金德爾集團”創(chuàng)辦人遺孀,有九個孩子,122億美元資產。(中國新聞網)
張欣:建筑業(yè)的杰出者
1994年,張欣回到告別17年的北京定居。她面臨這樣一個中國:生機勃勃的經濟和陳舊的制度框架共存,在北京成立一個新公司最多要蓋幾十個公章;14年的社會分化造成了豐富的階層,但是很少人對這些階層有足夠的認識;驚人的外資投入增長和驚人的信息不對稱;海外留學歸國人數(shù)以年均13%的增長率增長,在未來8年內將達到14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選擇京滬兩市落腳。
張欣本人的經歷是一部中國版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不過主角是女性。文革中父母劃清界限,5歲隨母親下干校,玩具是幾頭小活豬;14歲到香港,做電子元件廠女工;用打工攢的錢去英國讀秘書學校,一路讀到劍橋;到華爾街高盛銀行做投資顧問,嫁給潘石屹,然后成為中國當今建筑業(yè)最杰出的女性。
1994年,在香港擁有“面對維多利亞海灣的大房子”的張欣住進潘石屹的恩濟花園,經過一段家庭和文化上的磨合期,她離開高盛銀行,全心全意投入潘石屹的事業(yè)。翌年,SOHO現(xiàn)代城計劃正式開始啟動。
在此之前,張欣從未涉及房地產開發(fā),對于什么是好建筑也沒有太多自己的結論。初期階段,她對“好的建筑”的定義是:舒適、不浪費。SOHO現(xiàn)代城后面幾棟住宅樓的“大玻璃”——也就是替代了露天陽臺的落地玻璃窗,一度引領了住宅建筑潮流,引來諸多效仿者。但是,關注點還只停留在精裝修上。
第二階段,“我開始意識到人的生活與空間密切相關,給他什么樣的空間就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可能性,這時候我們開始考慮SOHO的SmallOffice、HomeOffice這一部分!F(xiàn)在中國最有活力的就是小公司、私營企業(yè)。這些人需要的是一種現(xiàn)代的形式、方便的位置,SOHO的精神就是現(xiàn)代的、快速的、年輕的、有生命力的、小的、知識型的!鹊饺俗∵M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方方面面什么人都有。畫廊、某網站網、新周刊、廣告公司、印刷廠……惟一的共性是特別有活力。35%的屋子在晚上下班后還亮著燈!1998年開發(fā)建設SOHO現(xiàn)代城,整個項目40萬平方米,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
第三階段,張欣開始向往更“精神層次”的東西,按她的說法,“超越馬桶把手”,讓目光不被過于瑣碎的實用細節(jié)束縛。這個改變最早從1997年開始,香港設計師張永和在為她設計山間別墅“山語間”時,給她很大的震撼。4年之后,她決定將自己受到的啟示帶給“老百姓”,讓他們體會到建筑的豐富可能性。張欣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民族觀念:“我們要為亞洲的藝術家提供機會!迸耸俜驄D向12位亞洲青年建筑師發(fā)出邀請函,請他們參與設計一個長城腳下的建筑師走廊。2002年5月,這個名為“長城腳下的公社”的中國第一家現(xiàn)代建筑博物館為張欣贏得了威尼斯雙年展的“個人建筑藝術推動獎”。
張欣和潘石屹是中國當下新銳商人的代表。他們經歷過困難年代的磨練,但是沒有像其父輩一樣被浪費全部青春;他們敏銳地把握時代賦予的機會,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教育和創(chuàng)業(yè)條件;他們不受職業(yè)和行業(yè)規(guī)則的束縛,敢于創(chuàng)新,但是并不脫離本土市場的需求。
當然,他們的經歷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張欣的長期海外生活經歷和教育背景使她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和信息占有都與中國“土產”商人非常不同,為此她曾與潘石屹朝夕相斗。
張茵:歷經“七年之癢”續(xù)寫“點紙成金”
從2003年張茵第一次登上胡潤百富榜,她的財富便開始了被媒體稱之為“蹦極”之旅的“七年之癢”。2003年,以25億元排在第17位;2006年,以270億元成為中國女首富;2007年以770億元成為當年“榜眼”;2008年不足70億元,排名在50名之外;2009年,財富急劇回升,再次名列前茅。
正如人們所知,全球金融危機給了高速擴張的玖龍紙業(yè)以沉重打擊,企業(yè)股價一瀉千里。玖龍紙業(yè)2008財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負債率高達98.9%,比2007年的42.4%上升1倍多。凈貸款額高達123.7億元,其中23億元為短期負債。而玖龍紙業(yè)的股價13個月內更是從26.75港元直落到0.7港元,跌幅97.3%。不少投行對此深表擔憂。與此同時,張茵財富縮水9成。危急時刻,張茵制定了三大策略:嚴格控制資本開支,保障充裕的現(xiàn)金流,加強經營成本控制和銷售風險控制。
一年過去了,人們沒有看到玖龍紙業(yè)的倒下,反倒是見證了張茵創(chuàng)造的新財富奇跡。
根據(jù)玖龍紙業(yè)公布的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業(yè)績報告顯示,該集團年收入人民幣131億元,凈利潤16.6億元,每股盈利0.38元,擬派發(fā)每股末期股息人民幣3.50分。報告稱,玖龍上半財年盈利僅為3.23億元,而下半財年(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盈利迅速提升,達到13.38億元。玖龍紙業(yè)在張茵帶領下快速應變,使得其將國內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提高到了80.2%,以此抵消了海外訂單大幅萎縮的不良影響。
跨過“三門”創(chuàng)造新財富奇跡
“紙”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最傳統(tǒng)的行業(yè)造就了一位白手起家的非凡女性———張茵。
張茵出身于軍人家庭,祖籍山東,生在東北。因家境清貧,她很晚才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之后在深圳一家企業(yè)工作。在完成學業(yè)后,她在工廠做過工業(yè)會計,并在一家香港貿易公司做包裝紙的業(yè)務。
1985年,27歲的張茵以3萬元起家。由于國內的大部分高檔紙的原料都需要進口的廢紙和木漿,張茵在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
1987年,在香港做了不到兩年,張茵便開始在內地尋找造紙廠作為合作伙伴。
1990年2月,張茵夫婦在美國成立中南控股公司,進一步拓展廢紙回收業(yè)務。
1996年,張茵在東莞擲下1.1億美元成立玖龍紙業(yè)。1998年7月,玖龍紙業(yè)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年設計產能為20萬噸?,這在當時來說屬于超前的觀念。
之后的幾年,伴隨玖龍紙業(yè)的蒸蒸日上,張茵也一躍成為了胡潤富豪榜上的?,只是這其間的“三門事件”將張茵一次次地推向風口浪尖。所謂“三門事件”,即“提案門”“血汗門”“破產門”。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張茵因“減輕富人稅負”的提案被指“只替自身利益說話”,引起軒然大波;2008年4月,一份名為《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業(yè)內地血汗工廠報告》指出,玖龍紙業(yè)為“血汗工廠”,張茵是“點血成金”;緊接著,禍不單行的張茵在金融危機中身價急劇縮水93%,再次將她卷入“破產門”。
現(xiàn)在看來,時間給了人們最好的答案,張茵并不喜歡的“胡潤富豪榜”也清晰地描述了她的財富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