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天天新聞綜合排行產(chǎn)品排行榜中榜調(diào)查問卷趣味測試地方頻道加盟商機排行問答天天搜索
天天新聞綜合排行企業(yè)人物事件社會經(jīng)濟軍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娛生活特產(chǎn)奢侈黑榜導購質(zhì)量評論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排行 > 正文
臺灣故宮十大稀世珍寶排行榜
http://m.rbdvsx3.cn   2012-07-10   騰訊網(wǎng)

  專題簡介

  臺灣故宮博物館藏品共約70萬件,現(xiàn)為大家列舉臺灣博物館以下十大稀世珍寶。

  第一.西周 〔毛公鼎〕

  毛公鼎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間于陜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葉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陜西省岐山縣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經(jīng)多次轉(zhuǎn)手秘藏,抗戰(zhàn)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zhàn)勝利,民間獻鼎歸公,現(xiàn)由本院典藏并展示。銘文中有陽文網(wǎng)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shù)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廟祭器。它的內(nèi)壁鑄有五百個字的長銘,是現(xiàn)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銘文的內(nèi)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nèi)外的大小政務(wù),并飭勤公無私,又令毛公族人擔任禁衛(wèi)軍,保護王室,最后頒贈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由內(nèi)容推測,毛公鼎應(yīng)鑄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時,其銘文是可凌駕于〔尚書〕的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也因此毛公鼎可稱是舉世的瑰寶重器。

  器形作大口,半球狀深腹,獸蹄形足,口沿上樹立形制高大的雙耳,渾厚而凝重,整個器表裝飾十分整潔,顯得素樸典雅,洋溢著一股清新莊重的氣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變革。

  銘文毛公鼎腹內(nèi),鑄有銘文32行,計499字,為現(xiàn)存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鼎銘記述了周宣王的誥誡,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全文可分五段:

  追述周代文武二王開國時*清平的盛況,對比作鼎時時局不靖;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內(nèi)外;給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專權(quán);告誡鼓勵毛公以善從政;賞賜毛公車、兵、命服。毛公為表示感謝和稱頌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為紀念。

  鼎銘表達了周宣王孜孜圖治的決心,對研究西周晚期-歷史很有參考價值,也是一篇金文(鐘鼎文)書法的典范.全文道先追述周代國君君主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感嘆現(xiàn)時的不安寧,接著敘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內(nèi)外事務(wù),擁有宣布王命的大權(quán)。宣王一再教導毛王要勤政愛民,修身養(yǎng)德,并賜給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勵。毛公將此事鑄于鼎上,以資紀念和流傳后世。

  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冊命銘文,但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冊命體例,分五段,各段均為“王若曰”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

  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于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四方,大從丕靜。嗚呼!懼作小子溷湛于艱,永鞏先王”。

  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jié)構(gòu)勻稱準確,結(jié)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線條遒勁穩(wěn)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fā)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第二.西周 〔散氏盤〕

  散氏盤應(yīng)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nèi)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xié)議。

  西周晚期

  散氏盤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 銘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xiàn)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zhàn)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流傳有緒,根據(jù)張廷濟的〔清儀閣題跋〕等數(shù)據(jù),散氏盤在康熙間出土于陜西鳳翔,嘉慶十一年由鹺使額勒布以重價購得,十四年進貢內(nèi)府。根據(jù)考證,十四年乃嘉慶皇帝五十壽辰,當時曾申命臣子不準進獻珠玉等物,但書冊字畫等文物卻是準許呈進的。由此可知,額勒布進貢散氏盤,是為嘉慶皇帝的生日賀禮。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陜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國侵占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xiàn)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zhuǎn)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歷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陜西風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內(nèi)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于世。

  散氏盤銘文鑄于盤內(nèi)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zhì)樸,敦厚圓潤,結(jié)字寄奇雋于純正,壯美多姿。

  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并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nèi)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并稱四大國寶,原拓本極珍罕,海內(nèi)學者爭求而極難得。

  散氏盤腹部飾夔紋,間以三浮雕獸首,高圈足上飾獸面紋。銘文的字與字間隱約可見陽文直線界欄,是典型西周晚期銘文的風格。

  第三.顏真卿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行草墨跡,顏真卿書?v28.2厘米,橫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于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涂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筆勢圓潤雄奇,姿態(tài)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元代張敬晏題跋云:“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于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于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于此也!痹r于樞評此帖為 “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于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第四.蘇軾〔黃州寒食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

  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这抑蠛耍圃顭凉袢。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zāi)乖谌f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黃庭堅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yīng)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

  此外尚有諸名家及清乾隆皇帝題跋。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贊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此帖先在民間輾轉(zhuǎn)收藏,后被清廷收入內(nèi)府。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運多舛。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毀,旋即流落民間,為馮展云所得,馮死后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顏樸孫購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guān)注。1918年轉(zhuǎn)傳到顏韻伯手中。當年12月19日為蘇軾生日,顏韻伯作跋記錄此事本末。1922年,顏韻伯游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災(zāi),所藏古代名人字畫幾乎被毀一空,當時,菊池惺堂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將《寒食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震災(zāi)之后,菊池惺堂將《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內(nèi)藤虎齋中年年有余。1924年4月,內(nèi)藤虎應(yīng)菊池惺堂之請,作跋以記《寒食帖》從中國輾轉(zhuǎn)遞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東京屢遭美國空軍轟炸,《寒食帖》幸而無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華夏子孫耿耿于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剛一結(jié)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杰私囑友人在日本訪覓《寒食帖》,當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購回,并題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從日本回歸中國的大致過程,千年國寶賴王世杰先生之力回歸祖國,至今仍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內(nèi)。

  第五.五代 趙干 〔江行初雪圖〕

  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葦業(yè)樹林,江岸小橋,一片初白,寒風蕭瑟,江水微波;漁人衛(wèi)寒捕魚,騎驢者縮瑟前進,表現(xiàn)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積傳神。圖中樹石筆法老硬,水紋用筆尖勁流利,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表現(xiàn)出雪花的輕盈飛舞。

  圖前題“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干狀”,應(yīng)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筆跡。有宋宣和,金明昌,元天歷,清乾隆,嘉慶諸印,以及柯九思,吳瑞,梁清標,安岐諸收藏印。趙干,江寧人(今南京),南唐后主李煜時為畫院學生。善畫山水林木,長于布景,多作江南景物。畫“樓觀、舟船、水村、漁市、花竹,散為景趣,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宣和畫譜》)

  第六.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畫幅上詩堂處明董其昌題“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圖”。本幅上鈐“典禮紀察司印”半印、“祚新之印”、“墨農(nóng)鑒賞”、“御口之印”及乾隆內(nèi)府諸藏印多方。

  裱邊上鈐“蕉林秘玩”、“觀其大略”2印。據(jù)此可知,此圖在入乾隆內(nèi)府之前,明洪武年間曾藏于內(nèi)府,清初曾在耿祚新、梁清標處遞藏。

  《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著錄。

  范寬傳世作品,據(jù)《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guān)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嶺圖》 、《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

  此圖描繪溪山行旅,氣勢雄偉,體現(xiàn)出北方山水畫派堅凝雄強的特點。畫面由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別代表前、中、后的距離,極富空間感。

  《溪山行旅圖》歷來被稱為范寬的代表作,樹葉間有“范寬”二字題款。歷代評論家對此畫稱贊備至。徐悲鴻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故宮有其二。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占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范寬(約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善畫山水,重視寫生。為人風儀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太華,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后世影響極大。

  第七.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于

  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

  黃公望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shù)成就,可謂空前絕后,歷代莫及。

  這卷名畫在此后的數(shù)百年間流傳有緒,歷盡滄桑。從畫上題跋看。此畫最初是為無用禪師所作。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間,為著名畫家沈周所得。至明萬歷年間,又歸大書畫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轉(zhuǎn)手為宜興吳之矩所藏。吳又傳給其子吳洪裕。吳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軒藏之。吳洪裕愛此畫若寶,臨終之際,竟想仿唐太宗以《蘭亭序》殉葬之例,囑人將此畫投入火中,焚以為殉。幸得其侄子吳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畫易之,將《富春山居圖》從火中搶出,才免遭“火殉”。但畫的前段已燒去寸許,從此分為長短兩段。此后燒毀處較完整的一段單獨裝裱,人稱《剩山圖》,現(xiàn)為浙江省博物館所收藏。畫的前段(短段)名為“剩山圖”,最后到了畫家吳湖帆的手里。當時在浙博供職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頗不平靜。

  他想,這件國寶在民間輾轉(zhuǎn)流傳,因受條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于是數(shù)次去上海與吳湖帆商洽。曉以大義。吳得此名畫,本無意轉(zhuǎn)讓。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斷往來滬杭之間,又請出錢鏡塘、謝椎柳等名家從中周旋。吳湖帆被沙老的至誠之心感動,終于同意割愛.后大段則一直深藏于清宮中,后被運往臺灣。后幾百年來,此書一分為二,未再重合。許多年來,兩岸書家和有心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破鏡重圓』重新拼合此畫。畫的后段(長段)從吳家流散后,曾經(jīng)歷多人收藏,于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宮。有意思的是,號稱風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識寶,認定它是贗品,而對另一卷他人臨摹的《富春山居圖》大加賞贊,又是題跋又是鈐印。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跡倒借此得以“全壁”,后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第八.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汝窯一向被人們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nèi),汝窯被認為在河南的臨汝縣,但一直沒有找到遺址。后經(jīng)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終于在20世紀70年代,在寶豐縣清涼寺找到了汝窯遺址。

  汝窯原為民窯,北宋晚期開始為宮廷燒造高檔瓷器。所以,長期以來,文物部門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汝窯泛指古汝州所轄地區(qū)所燒造的青瓷系列產(chǎn)品的統(tǒng)稱;另一種說汝瓷是指專門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窯器物。宋徽宗執(zhí)政時期,汝窯是其燒造史的全盛時期,其產(chǎn)品胎質(zhì)細膩,灰中泛黃,俗稱“香灰黃”,汝瓷釉面有細微的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汝窯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講究,不以紋飾為重。

  據(jù)說汝瓷釉中含有瑪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現(xiàn)出純凈的天青色。汝窯以溫潤的天青釉色被譽為青瓷之冠,風格獨具。因傳世極少,彌足珍貴,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臺北故宮收藏有21件。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北宋宮廷御用瓷器,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6.9cm,橫23cm,縱16.4cm,口徑 23 cm,足徑 19.3×12.9cm,重670g,橢圓形盆,侈口,四云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棱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寧靜開朗,純潔無紋片,據(jù)考證為傳世僅存的一件。

  第九.北宋 汝窯 〔蓮花氏碗〕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口緣花瓣流暢貫連,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nèi)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

  可見汝窯是繼定窯之后為宮廷燒制貢瓷的窯場。其器物多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樽、洗。胎體細潔如香灰色,多為裹足支燒,器物底部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釉面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

  汝窯蓮花式溫碗以蓮花或蓮瓣作為器物之紋飾及造型,隨佛教之傳入而盛行,爾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習性,寓意廉潔,廣為各類器所采用。本器狀似未盛開蓮花,線條溫柔婉約,高雅清麗。原器應(yīng)與一執(zhí)壺配套,為一溫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見。 汝窯曾為宮中用器,因采覆燒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宮中命汝州燒造青瓷」之舉,汝窯之入選,支燒滿釉應(yīng)是原因之一。支燒另一用處為防止器底塌陷,汝窯所用支釘細小,所留釘痕狀似芝麻,器底五支釘痕即是,也就是俗稱的「芝麻釘」。釉面細碎紋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蓮花溫碗,以其典雅造型,溫柔不透明釉色,在傳世不多之汝窯器中,更顯珍貴。

  第十.清朝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居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樣「全年無休」,故宮不敢隨意換展品,即使國外也有大博物館想借展,故宮也都回絕。許多島內(nèi)外游客一進故宮,就先問翠玉白菜放在哪里里,一定要看過翠玉白菜才覺得不虛此行。

  翠玉白菜一體成型,深受喜愛,在翠綠的菜葉上有兩只昆蟲,體型較大的、伸長著后腳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則是蝗蟲。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shè)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只象征多產(chǎn)的螽斯,祈愿能多子多孫。玉雕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布,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游臺北必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到故宮必看鎮(zhèn)院之寶翠玉白菜,不幸的是竟傳出這個最具人氣的國寶展品遭到毀損!菜葉上面的螽斯左邊一根須,斷了一小節(jié),約有一公分缺損。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長嵇若昕被媒體詢問時,坦承翠玉白菜確遭毀損,但不是南下高雄借展時毀損的,而是40年前即已毀損。嵇若昕并拿出臺北故宮在1966年的《故宮周刊》、1995年5月的雜志拍的照片都顯示舊傷早已存在。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并署作者名字。
用戶
匿名發(fā)出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服務(wù)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wù)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