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史。很多的國人也都喜歡歷史。但,對于一些歷史知識的理解,90%的朋友都錯了。這不怪大家,怪就只能怪那些不負(fù)責(zé)任的、所謂的歷史作者。閑暇之余,根據(jù)平日里大家最易出現(xiàn)錯誤的歷史點做一個糾正。 一:圣旨的宣讀、材質(zhì)和顏色。 我們經(jīng)常在影視劇中聽到太監(jiān)宣讀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僅就這一點,就是錯誤的;我們時?吹绞ブ加兄怀刹蛔兊牟馁|(zhì)和顏色,這一點也是錯誤的。 “奉天”指的是尊奉天命,“承運”指的是繼承”五德“(“金木水火土”)的運行。所以“奉天承運”意為君權(quán)神授,君權(quán)是上天賜予的。圣旨開頭為八個字,“奉天承運皇帝“六字是連續(xù)的,其余的兩個字根據(jù)圣旨的內(nèi)容和詔告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三種:“詔曰”,“制曰”和“敕曰”。 圣旨的材質(zhì):圣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quán)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軸柄質(zhì)地按官員品級不同: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制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云瑞鶴,富麗堂皇。作為歷代帝王下達(dá)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fā)的誥命或敕命,圣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二:宦官就是太監(jiān)。
這一點錯的最為厲害;鹿侔O(jiān),但宦官不等于太監(jiān)。在東漢之前,宦官有的被閹割,有的是正常男人。到了東漢之后,宦官才全部使用閹人。 三:太醫(yī)給后宮女眷看病。 在影視劇當(dāng)中,太醫(yī)動不動就直接給后宮女眷號脈,這是錯誤的。更有甚者,用幾根絲線號脈,這也是錯誤的。后宮女眷都是皇帝的親人,太醫(yī)給這些人看病時,不允許當(dāng)面診脈,必須隔著屏風(fēng),在外瞧病。正因為如此,所以影視劇里出現(xiàn)了用幾根絲線號脈的事,這是很荒謬的,這些都不行,那怎么辦呢?只有打聽小道消息來得知生病女眷的癥狀,然后施藥。 四:臣妾。 臣就是臣,妾就是妾。臣成不了妾,妾也很難成臣!吨芏Y》說:“臣妾,男女貧賤之稱!笨梢钥闯,臣妾是地位低賤者的代名詞。一般情況下皇后和妃嬪對皇帝自稱為妾,妾身,賤妾,小妾等。但也有極少數(shù)的皇后和嬪妃自稱臣妾,發(fā)生這種情況,那說明這位皇后或者嬪妃自身的出身非常的低。 五:大人
老百姓喊官員為大人,這種稱呼源與清朝,在此之前不是這樣的稱呼。比如唐朝:唐朝不論官民,一般對年輕男人的尊稱是某郎,對年長男人的尊稱是某公。對官員稱呼官職,比如徐尚書、魏侍郎等,對宰相一級的大官則稱呼閣老。或者稱呼縣級官員為明府,刺史級官員為使君。 六:爹、娘。 影視劇中不管哪一個朝代都喊爹娘,這是大錯特錯的。比如在《史記》中,劉邦用“太公”和“翁”來稱呼自己的父親。 七:本宮。
自從某影視劇播出之后,“本宮”一詞,到處可以聽到。古代皇宮中有很多宮殿,只要是一個宮殿的主人都可自稱“本宮”,比如,太子叫“東宮“,可自稱本宮;屎罂勺苑Q本宮,還有一些人,譬如公主,有正式封號的可以自稱“本宮“,否則只能是本公主。嚴(yán)格一點來講,只有一宮之主才能這樣自稱,而一宮之主的正確含義,比如“東宮”“西宮”這樣的統(tǒng)御者,才能著稱,并不是說住在宮殿里的都能這樣自稱。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會自稱“本宮”的,而是自稱“哀家”或者“老身”。在古代,身份地位是分得很清楚的。因此不是一宮之主的嬪妃沒有資格自稱本宮。 八:格格就是公主。
公主是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封號。公主通常是皇女位號,只有在部分特殊情況下,宗女才能破格晉封為公主。在中國典籍中常將公主簡稱為主。公主下嫁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公主通常有封號、封地。而清朝的格格則不是,在后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重新規(guī)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九:公公就是太監(jiān)。 這點錯的也很厲害。在古代,有地位或者年長的太監(jiān)才被稱為公公,而不是所有太監(jiān)都被稱為公公。 十:臣子對皇帝的稱呼。
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呼,但絕對不像影視劇中那樣稱“皇上”。比如:唐代稱皇帝為“圣人”,在皇宮里面稱皇帝為“宅家”、“大家”等;宋代“官家”、“官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