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子”在丹東都寫成米字旁加一個“叉”,因為打不出這個字,故只能寫“米叉”,音為cha(第三聲)。尷尬的是,歷經(jīng)幾百年傳承,現(xiàn)今仍倍受家鄉(xiāng)人喜愛的它,尚沒被各類漢語字典“認可”。它便是米叉子!懊撞妗,是丹東人自己造出來的字。在電腦軟件推出拼字功能之前,丹東從大酒店到小餐館,對于這道常被客人點到的主食,要么靠手寫,要么打印成“米叉子”,才能把它體現(xiàn)到菜單上。
丹東小城有這么一說: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米叉子在丹東隨處可見,無論是街頭小吃點,還是星級飯店,都能找到它的
說起丹東的美食,首屈一指當屬叉子,其中尤以孤山米叉子最好,在孤山,米叉 子、醬肉、豆腐腦被冠以“小吃三絕”的名號。
“叉子”在丹東都寫成米字旁加一個“叉”,因為打不出這個字,故只能寫“米叉”,音為cha(第三聲)。尷尬的是,歷經(jīng)幾百年傳承,現(xiàn)今仍倍受家鄉(xiāng)人喜愛的它,尚沒被各類漢語字典“認可”。它便是米叉子。“米叉”,是丹東人自己造出來的字。在電腦軟件推出拼字功能之前,丹東從大酒店到小餐館,對于這道常被客人點到的主食,要么靠手寫,要么打印成“米叉子”,才能把它體現(xiàn)到菜單上。
丹東小城有這么一說: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米叉子在丹東隨處可見,無論是街頭小吃點,還是星級飯店,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米叉子早先是滿族人的食品,以玉米為原料,發(fā)酵后磨成水面,經(jīng)沉淀,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頭粗細的光滑條狀。炒時,一般先把米叉子在涼水里浸泡幾分鐘,拔了酸氣,接著放肉末爆鍋,拌以韭菜、蔥花等與米叉子搭配,炒出來的米叉子筋道、鮮嫩。
除了炒,米叉子還可以煮,丹東人俗稱“湯米叉子”。鍋里放少許油,用蔥花爆鍋之后,放入韭菜、白菜或者其它青菜,略炒一下,加上水,水開后倒入米叉子,煮熟后調(diào)味就可以出鍋了。
歷史文化
據(jù)說,米叉子是由中國古代金王朝時期的女真人最先嘗試制作的。照此計算,到今天,它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民間流傳,完顏阿骨打率領(lǐng)女真族人在今東北一帶建立金王朝后,與周邊其他民族戰(zhàn)事不斷。一位年邁守寡的母親有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各自成家。兩個兒子從軍后,老太太和二兒媳一起生活。某年因為天災(zāi),大地欠收,生活本就拮據(jù)的二兒媳家斷了糧。二兒媳只好到大嫂家借糧,可她的大嫂只給了倒在泔水缸里發(fā)酵碎玉米。那是當時女真人做完淀粉后,要么丟棄要么喂豬的廢料。
二兒媳將這些散發(fā)著酸味的碎玉米帶回家后反復(fù)淘洗,磨成水面,之后擠壓成面條或炒或煮。沒想到,老太太品嘗后大贊好吃,一個勁地夸二兒媳不但孝順還手巧。此事傳開后,完顏阿骨打特地前去品嘗了這種變廢料為美味的東西,并極力在本族推廣制作。
到了近代,這位孝順二兒媳婦誤打誤撞,以發(fā)酵玉米制作面條的方法,已經(jīng)成了女真族后人,也就是滿族人進行粗糧精細加工的最常用技藝!斗钐焱ㄖ尽ざY俗三·飲食》中有一段關(guān)于滿族人制作米叉子(志文中稱馇子)的記載:“適逢秋末冬初,家家皆將玉米置于缸內(nèi),加水漚泡至酸。撈出,以磨推成水粉。坐清(即沉淀),撇水,則上為精粉,下為粗面。以硝灰(草木灰)吸水,壓面成條,遂成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