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分糖蔗和果蔗兩種,果蔗又有青皮紫皮之分。紫皮蔗為舶來品種,青皮蔗則為中國土產(chǎn)。青皮蔗中,柳州柳城縣東泉鎮(zhèn)出產(chǎn)的非常有名。東泉蔗始于清代老城(東泉巡檢司土城)南門一帶,其生長過程要求水肥充足,故蔗農(nóng)利用保水田起畦植入蔗種,肥料以施人畜糞為主,成長的中后期追施花生麩。
甘蔗分糖蔗和果蔗兩種,果蔗又有青皮紫皮之分。紫皮蔗為舶來品種,青皮蔗則為中國土產(chǎn)。青皮蔗中,柳州柳城縣東泉鎮(zhèn)出產(chǎn)的非常有名。東泉蔗始于清代老城(東泉巡檢司土城)南門一帶,其生長過程要求水肥充足,故蔗農(nóng)利用保水田起畦植入蔗種,肥料以施人畜糞為主,成長的中后期追施花生麩。東泉蔗皮薄且脆,節(jié)長而松,汁多、味甜,跌地即斷碎,連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可咀嚼。由于東泉蔗有松脆的特點,好事者常用它玩“劈蔗”賭博游戲,方法是削平蔗的兩端,把蔗豎在地上,在蔗傾倒前迅速用刀向下劈。如果能把蔗自上而下劈為兩半,蔗歸持刀人所得,蔗錢則由認賭者出;如果只劈下蔗的一片(不認大小),則蔗歸認賭者,錢由劈人出。解放前,東泉蔗種植面積不過千畝,產(chǎn)量約5萬擔,多運往柳州、桂林、南寧等地以至省外售賣,均用“東泉蔗”為標識,以區(qū)別于其它青皮蔗。產(chǎn)量最高年份為1958年,種植面積達到8000畝,有47000多噸。公社化以后,由于粗放管理,質(zhì)量、產(chǎn)量均大幅下降,F(xiàn)在,市場上已難以覓東泉蔗的倩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