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1911—1952),1911年生于遼寧省丹東市, 評劇"奉天落子"時期代表人物之一。本姓王,乳名小花丫頭,山東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人評劇旦行早期女演員。芙蓉花12歲拜金菊花為師,繼承了評劇男旦時期的藝術。后來又拜蓮花落旦顏貴為師。
芙蓉花的形象俊俏,瘦高的..
芙蓉花(1911—1952),1911年生于遼寧省丹東市, 評劇"奉天落子"時期代表人物之一。本姓王,乳名小花丫頭,山東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人評劇旦行早期女演員。芙蓉花12歲拜金菊花為師,繼承了評劇男旦時期的藝術。后來又拜蓮花落旦顏貴為師。
芙蓉花的形象俊俏,瘦高的身材格外窈窕,圓圓的臉龐配上閃亮的大眼睛,扮上戲后,顯得格外俊美。她講究吐字歸音,聲情并茂,氣力十足,發(fā)音巧妙,擅長"快板""垛板""樓上樓"以及"流板"往往一氣呵成似連珠炮般一傾而盡。她嘴皮子靈活,唱起來俏皮靈巧,她善演天真活潑的花旦,也善于演雍容嫻靜的閨門旦。擅演劇目有《李香蓮賣畫》《馬寡婦開店》《花為媒》《昭君出賽》《二度梅》等。長期與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合作,活動于哈爾濱、沈陽、大連、天津等地。
1929年隨復盛戲社首次把東路評劇帶進北京。1935年后又到上海、南京、武漢、內(nèi)蒙古、山東等地演出,擴大了評劇影響。解放后曾參加過現(xiàn)代劇《白毛女》的演出。
芙蓉花唱工技巧較高,節(jié)奏變化豐富。她的(垛板)演唱節(jié)奏感強。她的唱腔中常有民歌旋律。在20年的藝術實踐中,她不斷改變唱法,去掉了自然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注意了唱腔的旋律性和花腔的處理,還借鑒說唱藝術的演唱方法。在語言方面,她逐漸改唐山話為北京話,使評劇的行腔、旋法發(fā)生了變化。
芙蓉花雖然是一代名伶,但是她的生活卻非常簡樸,衣著打扮極為普通。平時總是布料長衫,不燙發(fā),不裝飾,梳著樸實的大辮子。她為人善良慈祥,平易近人,愿意幫助別人,她憐惜劇團的妝容師傅趙秉忠子女多,生活困難,將他全家接到了復盛戲社一起住,并給予了很多幫助。后來,芙蓉花的哥哥--- 王順堂與趙秉忠的長女---趙文媛結(jié)為夫妻。趙秉忠的兒女中也有參與到戲社學戲后登臺演出的,后來比較有名氣的--- 趙麗蓉是趙秉忠的小女兒,她從小就開始參與戲社的演出,還有趙連喜,趙雅蓉和趙艷蓉。
芙蓉花在曲折的藝術道路上奮斗了一生,多年的辛勞對她的身體有了極大的損傷,后來她患了肺病于1952年逝世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