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天天新聞綜合排行產品排行榜中榜調查問卷趣味測試地方頻道加盟商機排行問答天天搜索
天天新聞綜合排行企業(yè)人物事件社會經濟軍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娛生活特產奢侈黑榜導購質量評論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品排行 > 正文
陜西漢中地方特色小吃排行榜
http://m.rbdvsx3.cn   2009-12-10   同城旅游網

1、粉皮子 

  粉皮子又稱-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沖等味。吃的方法都是涼拌,嚼之光滑,柔韌,自帶幾分涼爽。寒熱皆宜,老少喜傳統(tǒng)得粉皮子是由生長在山上的蕨菜根莖搗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間的制作過程是將蕨粉稀釋,加微量明礬攪成糊狀,舀進平底小燙鍋,讓燙鍋浮在沸水上,隨即左右旋轉,讓糊狀漿汁均勻鋪開,再放在冷開水中降溫,待收汗后撈出來切成條狀,色澤鮮亮,柔滑如皮條,筋絲好,有彈性。粉皮的調味非常講究,一般都佐以少許的菠菜、豆芽、紅蘿卜,調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油辣椒汁及味精,頗能誘發(fā)食欲,最適合青年人的胃口。 

2、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制作歷史悠久,是漢中的名小吃,原在漢中是招待賓客的佳肴,F(xiàn)在以是大眾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別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無窮。菜豆腐營養(yǎng)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初來漢中,一碗面皮就著一碗采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3、漢中面皮 

  位于秦嶺之南,漢水之濱的漢中有一樁美食,名曰:面皮。這種小吃究竟始于何時何事,從來沒有人去考證,只知道漢中人是離不了它的。一旦長時間沒了它,就會象小孩子沒了娘一樣,心心念念的,總覺得生活里缺少了什么,想得慌! 

4、漢中梆梆面 

  漢中風味食品,將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寬的面條。湯里加醬油、醋、鹽、辣椒油、胡椒粉、蔥花,最后加少許豬油。 

5、石門麻辣豆瓣魚 

  被譽為陜南一絕的石門麻辣豆瓣魚,見長于活魚快做,魚鮮肉嫩入味爽口,紅油漫浸柔辣不膩,麻中透香回味悠長。它是饒勝利先生開創(chuàng)的褒河第一家魚餐館的品牌佳肴,曾被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報道。饒記石門魚餐館常有國外友人、影視明星、文人雅士惠顧贊賞。始創(chuàng)于石門水庫大壩,后遷于現(xiàn)址——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qū)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該館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有口味各異的魚宴系列佳肴,“去石門旅游,到褒河吃魚”已成為漢中人飽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風景線。 

6、西鄉(xiāng)美味:酸辣子 

  大部分西鄉(xiāng)人都有吃酸辣子的嗜好,而且不論是城里鄉(xiāng)下,幾乎家家都有一壇壇自制的酸辣子。 

  酸辣子看上去水靈靈、黃亮亮,吃起來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時,炒肥肉瘦肉、魚蝦。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進酸辣子,別有風味。 

7、寧強王婆麻辣雞 

  四川廣元有麻辣雞,制作方法與寧強略同,大概因為寧強與廣元毗鄰,風俗口味差不多,一些食品相互學習借鑒,也是有的。 

  相傳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輩所雇一成都廚師之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寧強城內悄然興起,八十年代末開始在寧強城鄉(xiāng)普及。原料有:本地公雞一只,約三市斤,草果一中顆,八角、沙仁、白扣各兩粒,花椒少許,生姜五十克,花椒粉二十克,食鹽二十五克,油潑辣子三十克,味精五克,雞湯一百克,蔥兩根。做法是:先殺雞,去毛,扒出內臟,洗凈,入冷水煮沸,打除泡沫,加草果、八角、沙仁、白扣、花椒少許、生姜十克、蔥兩根,慢火煮七成熟撈出,控干水分,放涼。然后用利刀切成兩寸見方的雞塊,撒入食鹽、花椒粉拌勻,腌十分鐘。最后將生姜四十克搗爛擠出姜汁,與油潑辣子、味精等一同兌入雞湯,倒入雞塊,調勻上盤。此菜色澤金黃鮮亮,肉質細嫩脆爽,肥而不膩,麻辣出頭。吃后舌尖、嘴皮火燒火燎,使人既怕又愛,經不住誘惑而一吃再吃。傳統(tǒng)名師首推城內王婆及其女兒。如今王婆已經過世,但其女兒大有青出于藍之勢。 

8、王家核桃饃 

  寧強著名風味小吃“王家核桃饃”,此饃小如瓷蓋,色橙黃,味濃郁,人口香酥,尤難得者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長的歲月里,留下一些有關王家核桃饃的趣聞軼事。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lián)軍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到西安避難,地方官聞訊急奔西安參朝,曾將此饃作貢品進陳御用。此事一經傳開,這饃在群眾中驟然身價百倍。王家饃鋪歷史悠久,起初,掌案師傅姓王名培錄,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歲就在其父王文選身邊學藝。文選的師傅也姓王,清乾嘉間人,開設的鋪子叫“福興老號”,專門精制各種燒餅,兼營滿、漢糕點,在本縣食品業(yè)中,名噪一時,文選于嘉慶年間至“福興老號”當學徒,其師因無子嗣,平日看輕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業(yè)自主,臨終前遂將這個鋪子的招牌授給文選繼續(xù)使用。溯自“福興老號”從乾隆時代問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9、漿水面 

  要了解漿水面首先要從漿水開始,漿水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就是用白菜葉子——松散的結不了心那種白菜葉子,放到沸水里煮開,然后將其撈出,用手捏干,或置于竹蘿里面再放上一塊尺寸合適的石頭壓干水分,放進壇罐或者大缸里,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再熬一盆滾燙的清面湯倒進壇罐或者大缸里面,澆上從鄰居家里要來的現(xiàn)成漿水兩碗倒入,嚴實的蓋住,過三五天即可食用。當然,漿水是發(fā)酸的,比泡菜清淡,有清心敗火的功效。 

10、略陽罐罐茶 

  略陽是陜西的鋼鐵基地。位于陜、甘、川三省交界。嘉陵江貫通縣境。有以摩巖石刻著稱的靈巖古寺。略陽罐罐茶,久聞大名。茶而有肉,茶而有鹽,普通老百姓天天早起必喝,這,又怎能不令人心響往之? 

11、牛肉干 

  西鄉(xiāng)牛肉干是陜南西鄉(xiāng)縣傳統(tǒng)名貴的清真風味食品。它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鄉(xiāng)回民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屢經不斷改進加工技術,提高工藝,遂成為地方名產,并流傳民間至今。 

  西鄉(xiāng)牛肉干的特點是:顏色紅潤鮮嫩,呈紅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紅色,切面帶光澤,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綿,咸淡適中,余味悠長,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久貯不壞。其含蛋白質高達65%~87%以上。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能補脾益氣,益五臟,養(yǎng)精血,強筋骨,素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西鄉(xiāng)牛肉干自古譽滿三秦,是酒宴、款待賓客和旅游的方便佳肴,又是饋贈親友的珍品。1981年以來,連續(xù)被評為陜西省優(yōu)質食品。1983年中商部食品評比中,總分超過部頒標準。 

  牛肉干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詩經》和《禮記》兩部古籍中就有記載,不過古代牛肉干的制作簡單。西鄉(xiāng)牛肉干的制作、腌漬工藝遠比古代講究多了。西鄉(xiāng)牛肉干選料講究,操作嚴謹,制作精細。原料取之于當地特產的優(yōu)種黃!拔麈(zhèn)牛’’的前后軀之主要肌肉群,即選擇肌腱和精肉,剔出筋等結締組織,切成條或塊,經鹽漬,加香料與名貴藥材和成的調料,烘烤而成。西鎮(zhèn)牛肉質鮮嫩,脂肪分布均勻,味美色鮮,內含水分較少。肌腱部分富有彈性,是省標“麓鱗牌”牛肉的惟一原料。 

12、菜豆腐節(jié)節(jié) 

  菜豆腐節(jié)節(jié),也須先做菜豆腐。略陽人做菜豆腐,一是用豆?jié){水點豆腐,不用石膏或鹽鹵;二是點時在鍋內加新鮮蔬菜,因而嫩豆腐中夾有青菜,名副其實是"菜豆腐";三是豆腐略成形后,不從鍋內取出。這是漢中一些地方菜豆腐的傳統(tǒng)做法。也有點時不加青菜的,還有的在磨豆?jié){時不去滓。這些,地道漢中人不認為是正宗菜豆腐。 

  菜豆腐節(jié)節(jié)的做法是:菜豆腐按上法制成后,鍋內不下米。此時須將鍋內成形較好的豆腐取出一部分,切作小片待用。然后用一成玉米面、兩成麥面和好的面團,搟作略厚的大面片,切作約五毫米寬五厘米長的面節(jié)節(jié),下入鍋內,熟時撈出盛碗,加些小片豆腐,即可食用。吃時應配各種小菜,如切碎腌好的辣椒、咸菜、紅白蘿卜絲等。 

聲明: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用戶
匿名發(fā)出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