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
《十二美人圖》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由清初宮廷畫家創(chuàng)作的工筆重彩人物畫。每幅尺寸相同,均縱184厘米,橫98厘米,繪在品質(zhì)精美的絹底上。作品以單幅繪單人的形式,分別描繪12位身著漢服的宮苑女子品茶、觀書、沉吟、賞蝶等閑適生活情景,同時還以寫實的手法逼真地再現(xiàn)了清宮女子冠服、發(fā)型、首飾等當時宮中女子最為流行的妝飾。
清人所畫《雍正十二美人圖》,據(jù)傳畫中人物的原型是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
裘裝對鏡
裘裝對鏡。仕女身著裘裝,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爐御寒,一手持銅鏡,神情專注地對鏡自賞,“但惜流光暗燭房”的無奈之情溢于眉間。
持表對菊
持表對菊。仕女手持精美的琺瑯表坐于書案旁。桌上瓶中插有菊花,點明了時值八月時節(jié)。菊花清高典雅,是秋季重要的觀賞花卉,被賦予堅貞、益壽等含義,同時又以其素凈優(yōu)雅的自然美而成為女性的頭飾或居室的點綴品。
倚榻觀雀
倚榻觀雀。室內(nèi)仕女斜倚榻上,把玩著合璧連環(huán),室外喜鵲鳴叫喳喳,女子目視喜鵲,不覺入神。畫家意在表現(xiàn)冬去春來,女子觀賞喜鵲時的愉悅心境,但卻不自覺地將宮中女子精神空虛、孤寂壓抑的心情溢于畫面。
捻珠觀貓
捻珠觀貓。仕女于圓窗前端坐,輕倚桌案,一手閑雅地捻著念珠,正觀賞兩只嬉戲頑皮的貓咪。窗下鐘聲滴答,近處貓咪玩鬧,時光便在這似有似無中悄悄流逝。
烘爐觀雪
烘爐觀雪。仕女臨窗而坐,輕掀帳帷,觀雪賞梅。戶外翠竹披霜帶雪,遇寒不凋,顯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白色臘梅則以“萬花敢向雪中擊,一樹獨行天下春”的風韻盡情綻放。
倚門觀竹
倚門觀竹。庭院中花草竹石滿目,并擺放著香蘭、月季等各色盆景,爭奇斗艷,以婀娜的姿態(tài)點綴出俏麗的景致。仕女倚門觀望著滿園春色,舉止間似乎流露著淡淡的嘆春情懷。
立持如意
立持如意。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庭院內(nèi)賞花。竹籬處繁花似錦,花團錦簇。畫家著重突出了紫、粉、白、紅等各色牡丹。牡丹以雍容華麗、香味濃郁而被稱作“百花之王”,并成為吉祥富貴、繁榮昌盛的象征,結(jié)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靈芝如意,蘊含了“富貴如意”的美好愿望。
桐蔭品茶
桐蔭品茶。仕女手持薄紗紈扇,坐于茂密的梧桐樹下靜心品茶。茶飲原是一種日常飲食行為,由于品茶論道的盛行,而成為歷朝文人士大夫中的風雅之事,逐漸提高了茶的境界。
觀書沉吟
觀書沉吟。女子持半展書頁,沉吟瞬間。背景以設(shè)色山水小景、橫幅墨筆摹寫的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米元章的詩為裝飾。
消夏賞蝶
消夏賞蝶。戶外湖石玲瓏,彩蝶起舞,萱草含芳。室內(nèi)仕女手持葫蘆倚案靜思。
燭下縫衣
燭下縫衣。清風徐徐,紅燭搖曳,仕女勤于女紅,在燭光下行針走線。女紅包括紡織、刺繡、縫紉等,古代隸屬于衡量女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功、婦容)”中的“婦功”,是評價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
博古幽思
博古幽思。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側(cè)環(huán)繞著陳設(shè)各種器物的多寶格。多寶格上擺放的各種瓷器,如“仿汝窯”瓷洗、“郎窯紅釉”僧帽壺,以及青銅觚、玉插屏等,均為康熙至雍正時期最盛行的陳設(shè)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的富貴氣派。
|